今天跟大家嘮嘮嗑,聊一個挺有意思的事兒,就是那個“死人打什麼獎”的事。其實這個說法不太準確,咱們說的其實是那個叫達爾文獎的玩意兒。
一開始,我也不知道這是個就那天刷手機,看到個視頻標題寫著“你聽說過達爾文獎嗎?”,我這好奇心就上來,點進去看唄。視頻裡就介紹,說這個獎,是專門頒給那些因為蠢事把自己給作沒的人。我當時就想,這都啥跟啥,咋還有這種獎?
解達爾文獎
後頭我自個兒又去搜搜,原來這達爾文獎還真不是瞎編的,它好像是1958年那會兒,斯坦福大學一幫搞神經學研究的人給弄出來的。評選方式還挺逗,是網友投票。這獎,不分國籍,男女老少都能“參加”,只要你幹啥蠢事把自己給弄沒,就有機會被提名。
發現這個獎很有趣
知道這些後,我這心裡就痒痒,就想看看那些得獎的都是咋作的。於是我就開始找各種關於達爾文獎的資料,還別說,真找到不少有意思的案例。
- 有一個案例說的是倆哥們兒,學那啥“公鹿鬥角”,騎著摩托車對撞,結果可想而知,倆人都沒。
- 還有一個更逗,說是有個人為抓老鼠,把汽油倒進老鼠洞,然後點根火柴,結果“轟”的一聲,把自己給炸沒。
看到這些案例,我真是哭笑不得,這都是些啥人,咋能這麼不把自己命當回事?
深入研究並分享
接下來的幾天,我就跟著魔似的,一有空就找達爾文獎的資料看。還別說,越看越上癮,這玩意兒簡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“作死百科全書”!
我還把這些案例分享給身邊的朋友,他們聽也都覺得不可思議。有一個朋友還開玩笑說,這獎簡直就是“智商篩選器”,把那些智商不在线的人都給篩出去。
持續關注與思考
現在,我已經把關注達爾文獎當成一種習慣,隔三差五就會去看看有沒有新的“獲獎者”。當然,我也不是幸災樂禍,就是覺得這事兒挺有意思的,也能給自己提個醒,別幹那些蠢事。
這事兒也讓我想很多,人,還是得珍惜生命,別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。同時,也得多動動腦子,別啥事都憑一腔熱血,不然真有可能把自己給作沒。好,今天就嘮到這,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,健健康康的!